2007年3月18日

文化工業

提到文化工業,就要先敘述跟它密不可分的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是指1923年,在德國法蘭克福成立的社會科學研究所,包括阿多諾(Adorno),霍克海默(Horkheimer),馬庫色(Marcuse)等人的集體思想,他們保持馬克思的批判意識為職志,對當時社會提出尖銳的批評,以196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興起,以具強烈批判意識的法蘭克福學派為理論依據,使得批判理論也在北美廣為流傳,擴及至大眾傳播領域。

文化工業
阿多諾和霍克海默於1947年合著「文化工業」一書,對於資本主義下文化產品生產給予嚴厲的批評;因為資本主義與文化事業的推波助瀾,媒介與社會的政經勢力結合,遏止了改革的有力機能,馬庫色稱此社會為「單面向」的社會,他們對文化工業的批判主要論點為:
一、文化產品的生產、配銷、消費過程都在既定的系統化程序之下運作,而為少數人所操控,
其程序與其他工業生產方式相同,因此稱之為「文化工業」。
二、在資本主義的商業體制下,所有的文化產品並非是藝術,而只是淪為商品。
三、所有大眾媒體均是具有相同的商業目的和經濟邏輯的企業體系。現有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力量
主導此一體系,不同媒介工作者無法逃離這個結構,他們即是文化工業的一部份。
四、文化工業大量生產貨品、服務和觀念,同時也推銷了資本主義的整套思想與制度。
五、文化工業產品絕非原於人類真實的需求與自發性的創造,而是為滿足交換目的,但文化工業
從不揭示其物化本質。
六、科技複製文化,造成文化商品的標準化與偽個人化,妨礙個體自主性的發展。
七、全球性商業化與大眾文化,是資本主義成功的主因,伴隨而來的是工具理性、交易消費、短
期滿足和無階級的迷思。貨品(commodity)是此過程的主要意識工具,似乎精緻藝術、甚
至批判和反對的文化產物,都可以被標上價格出售,而完全喪失了批判的力量。

不同於阿多諾等人對於科技複製文化的否定論點,學者班哲明()提出較為樂觀的想法,他認為技術的複製,雖然使得藝術品喪失了韻味(aura),但也使的藝術更為平民化,而非少數人的專用品。不過他雖然對文化生產的標準化持樂觀態度,但對於文化產品淪為追求商業利益的「商品」,仍是深惡痛絕。
文化工業批判的缺點,在於過於強調商業體制的結構決定論,忽視對文化產品特殊性的分析,對人類的解釋也過於被動,因此無法分析歷史變遷、社會衝突等問題。


9575321 開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