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0日

蘿拉‧莫薇(Laura Mulvey)

著名的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及電影史學家,曾為英國倫敦大學柏別克(Birkbeck)學院藝術、電影、視覺媒體史系教授。莫薇(Mulvey)指出,電影機制長期建構下的觀看模式使得女性依舊身受壓抑,淪為情慾上的觀看客體。她認為電影在觀視女性形象時有三種方式,首先是「攝影機」的觀看(掌鏡者大多為男性),蘊含著偷窺與窺視的意味;其次是影片中「男演員」的觀看,運用鏡頭語言將女性鎖定在他的視線之內;最後則是「觀眾」的觀看,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將前兩種觀看方式重疊在一起。

她的重要文章《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至今仍是以女性主義角度研究電影文本的重要理論依據;在Mulvey(1975)《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一文發表以來,就壟罩在女性主義與精神分析的典範之下,很少處理異性戀社會文化機制裏,男性身體(body)與陽剛特質(masculinity)的銀幕再現問題,而近年來相關的研究論文開始增加,同時將性別論述與種族和階級一起討論,特別是屬於傳統「男性類型」的動作片(action movie)與功夫片,是主要的介入場域。文中指出女性在電影中總是成為被慾望的客體,而男性凝視(Male Gaze)總是不斷出現在男導演的影片中,同時她也拍攝影片來實踐她的理論,以對抗以往父權式的電影語言。接著她在1977年拍出《司芬克斯之謎》(Riddles of the Sphinx),引起熱烈討論。

《司芬克斯之謎》全片共分七個章節,標題分別是: 1序幕(Opening Pages) 2蘿拉講談(Laura Speaking) 3巨石(Stones) 4十三個鏡頭說露易絲的故事 (Louise’s Story Told in 13 Shots) 5雜耍(Arobats) 6蘿拉傾聽(Laura Listening) 7拼圖尾聲(Puzzle Ending)。本片不斷回歸到女性自身,但這裡的女性不是視覺影像,而是提出質問的主體;影片的內容,無法用傳統電影美學界定來思考。這部影片讓我們思考下列議題:劇情片的符碼與公式、女性主體與影像、以及戀物情結與女性身體等。

蘿拉‧莫薇在《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一文中主張,要對抗好萊塢主流電影體制不斷物化女性形象的做法之一,便是要建構女性自身的影像意識,尤其是要回到歷史搜尋女性遺留的痕跡。所以在完成《司芬克斯之謎》之後,她便開始拍攝《AMY》(1980)。《AMY》是探討女性在公領域與男性抗爭的困難,同時又要提防媒體的操弄。

蘿拉‧莫薇認為,家庭通俗劇之所以重要,在於它的「探索女性所熟悉的幽微情感、痛苦以及幻滅」。對莫薇而言,通俗劇對生活在任何壓迫文化的女人來說具有很好的功能。這個認知有著美學上的重要性,在目擊父權制度下的性別差異,以及在家庭這個小小的領土中所迸發出暴力,這使她們感受到昏昏然的滿足感。但莫薇的結論是,如果通俗劇在將意識型態矛盾陳指至表面上來是具有重要性的,在做為一個女性觀眾,事件卻從沒有因此轉變成對女性有益。

『1970年代,當我開始研究電影的時候,電影是在黑暗的房間觀看,以每秒24格的速度投射影像到銀幕上。當時只有專業人士─導演與剪接師,能夠坐到平台剪接機前面,操縱底片的速度,以製造「自然」動作的幻覺。到了現在,觀看電影的方式有好多種,影片的速度也同樣在變化。在過去與現在之間,聳立著明顯且每日必見的現況:錄像與數位媒體已開啟觀看古老電影的新方法。』 ──蘿拉‧莫薇(Laura Mulvey)

西元1974到1982年間,莫薇與彼得伍倫共同編劇與執導了六部片子:1. 潘西利亞:亞馬遜女王,1974;2. 司芬克斯之謎,1977;3. Amy!,1980;4. Crystal Gazing,1982;5. Frida Kahlo and Tina Modotti,1982;6. The Bad Sister, 1982。

9575319 江顯東

2007年4月12日

《解構主義》

在歐陸哲學與文學批評中,解構主義是一個由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德里達所創立的批評學派。德里達提出了一種他稱之為解構閱讀西方哲學的方法。大體來說,解構閱讀是一種揭露文本結構與其西方形上本質(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間差異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構閱讀呈現出文本不能只是被解讀成單一作者在傳達一個明顯的訊息,而應該被解讀為在某個文化或世界觀中各種衝突的體現。一個被解構的文本會顯示出許多同時存在的各種觀點,而這些觀點通常會彼此衝突。將一個文本的解構閱讀與其傳統閱讀來相比較的話,也會顯示出這當中的許多觀點是被壓抑與忽視的。

解構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個文本中的二元對立(比如說,男性與女性、同性戀與異性戀),並且呈現出這兩個對立的面向事實上是流動與不可能完全分離的,而非兩個嚴格劃分開來的類別。而其通常結論便是,這些分類實際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絕對的形式存在著的。

解構主義在學術界與大眾刊物中都極具爭議性。在學術界中,它被指控為虛無主義、寄生性太重以及根本就很瘋狂。而在大眾刊物中,它被當作是學術界已經完全與現實脫離的一個象徵。儘管有這些爭議的存在,解構主義仍舊是一個當代哲學與文學批評理論裡的一股主要力量。


2007年3月18日

文化工業

提到文化工業,就要先敘述跟它密不可分的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是指1923年,在德國法蘭克福成立的社會科學研究所,包括阿多諾(Adorno),霍克海默(Horkheimer),馬庫色(Marcuse)等人的集體思想,他們保持馬克思的批判意識為職志,對當時社會提出尖銳的批評,以196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興起,以具強烈批判意識的法蘭克福學派為理論依據,使得批判理論也在北美廣為流傳,擴及至大眾傳播領域。

文化工業
阿多諾和霍克海默於1947年合著「文化工業」一書,對於資本主義下文化產品生產給予嚴厲的批評;因為資本主義與文化事業的推波助瀾,媒介與社會的政經勢力結合,遏止了改革的有力機能,馬庫色稱此社會為「單面向」的社會,他們對文化工業的批判主要論點為:
一、文化產品的生產、配銷、消費過程都在既定的系統化程序之下運作,而為少數人所操控,
其程序與其他工業生產方式相同,因此稱之為「文化工業」。
二、在資本主義的商業體制下,所有的文化產品並非是藝術,而只是淪為商品。
三、所有大眾媒體均是具有相同的商業目的和經濟邏輯的企業體系。現有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力量
主導此一體系,不同媒介工作者無法逃離這個結構,他們即是文化工業的一部份。
四、文化工業大量生產貨品、服務和觀念,同時也推銷了資本主義的整套思想與制度。
五、文化工業產品絕非原於人類真實的需求與自發性的創造,而是為滿足交換目的,但文化工業
從不揭示其物化本質。
六、科技複製文化,造成文化商品的標準化與偽個人化,妨礙個體自主性的發展。
七、全球性商業化與大眾文化,是資本主義成功的主因,伴隨而來的是工具理性、交易消費、短
期滿足和無階級的迷思。貨品(commodity)是此過程的主要意識工具,似乎精緻藝術、甚
至批判和反對的文化產物,都可以被標上價格出售,而完全喪失了批判的力量。

不同於阿多諾等人對於科技複製文化的否定論點,學者班哲明()提出較為樂觀的想法,他認為技術的複製,雖然使得藝術品喪失了韻味(aura),但也使的藝術更為平民化,而非少數人的專用品。不過他雖然對文化生產的標準化持樂觀態度,但對於文化產品淪為追求商業利益的「商品」,仍是深惡痛絕。
文化工業批判的缺點,在於過於強調商業體制的結構決定論,忽視對文化產品特殊性的分析,對人類的解釋也過於被動,因此無法分析歷史變遷、社會衝突等問題。


9575321 開明~

2007年3月12日

阿圖塞:意識型態

意識形態 (ideology) 是指一種觀念的集合。英文ideology這個詞是德崔希伯爵 (Count Destutt de Tracy) 在18世紀末的時候所創造,用來界定一種「觀念的科學」。意識形態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種觀看事物的方法(請比較世界觀),存在於共識(請見〈日常社會中的意識形態〉段落)與一些哲學趨勢中(請見〈政治意識形態〉段落),或者是指由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對所有社會成員提出的一組觀念(這是馬克思主義定義下的意識形態,請見〈作為一種社會再造工具的意識形態〉段落。)

日常社會中的意識形態

每個社會都有意識形態,作為形成「大眾想法」或共識的基礎,而社會中大多數的人通常都看不見它。佔有優勢地位的意識形態以一種「中立」的姿態呈現,而所有其他與這個標準不同的意識形態則常常被視為極端,不論到底真實的情況為何。哲學家福柯(Michel Foucault)就曾經寫過關於意識形態中立性的這種觀念。

努力追求權力的組織會去影響社會中的意識形態,將它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政治組織(包括政府)與其他團體(比如說在議會外遊說通過議案的團體)試圖透過傳播他們的意見來影響民眾,這也是為何社會中的許多人通常看起來都有「類似的想法」(think alike)。

當社會中絕大部分的人對於某些事情的想法都很類似,甚至忘記了目前的事務可以有其他的選擇,這就變成了哲學家葛蘭西(Antonio Gramsci)所說的霸權(Hegemony)。關於團體迷思(groupthink)這種規模小很多的概念,也有部份要歸功於他的著作。

現代語言學家在研究概念隱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機制時,這種「類似的想法」被認為就是透過這種機制傳達出去的。

意識形態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有政治的、社會的、知識論的、倫理的等等。

在社會研究中,政治意識形態是一組用來解釋社會應當如何運作的觀念與原則,並且提供了某些社會秩序的藍圖。政治意識形態大量關注如何劃分權力,以及這些權力應該被運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說,20世紀中最具有影響力與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之一就是共產主義,它是以馬克思(Karl Marx)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學說為其基礎。其他的例子有:無政府主義、資本主義、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企業自由主義(corporate 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義(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義、君主主義、民族主義、納粹主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social-democracy)。「系統意識形態」(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將意識型態當作意識形態來進行研究(而非研究個別的意識形態)。請見條目《資本主義》文章下的〈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型態〉段落。

意識形態受歡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業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響,他們常常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政治意識形態是指提出某種政治與文化計畫作為參考的社會運動、機構、階級或大團體,他們的整體觀念、原則、教條、迷思或符號。它也可以是通常用來界定某個政黨及其政策的一整個政治思想結構。

通常是某些道德觀(ethic)形塑了意識形態的基礎。

阿圖塞提出了意識形態沒有歷史這個論點,阿圖塞做了以下的論述:

關於各中意識形態的理論最終要依賴於社會型態的歷史,因此要依賴於在社會型態的結合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歷史,以及在社會型態中展開的階級都爭的歷史。、、、、因為各種意識形態【從上面提到的兩方面,可以把它們定義為不同領域和不同階級的意識型態】是有歷史的,而這種歷史的歸根到底的決定作用顯然獨立於意識型態之外。

阿圖塞說到:一種意識型態總是存在於某種機器當中,存在於這種機器的實踐當中。這種存在就是物質的存在。這句話描述到意識形態是以實踐來建構,而實踐的強制性夠成物質性的存在,也就是說意識形態在實踐的力量中建構一種客觀的事實,這種事實就是阿圖塞所謂的物質性,阿圖塞說到:物質是在多種意義上而言,、、、、、而所有這些型態歸根到底都源於【物理上】的物質。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阿圖塞的【物】是用物的理的角度來解釋,如果依循這種脈絡的話,他所研究的人是從物[理]的角度來出發,若從其他的角度主觀的感覺,或某種形上學【認為人是存有的動物啦,或是人是我思的動物啦,或是人是理性的動物拉】這都是一種意識型態,一種唯心思想。

阿圖賽(Louis Althusser)是「結構馬克思主義」的開山祖師,他是用結構主義的分析法來解釋馬克思理論的第一人,他在這方面的見解主要見於《現給馬克思》(1965法文,1969英文)和《研讀資本論》(與巴里伯同著,1986法文,1970英文)兩本著作中。阿圖賽的結構主義觀點主要表現在他所提出的所謂「症候群(1972)、研讀法」(symptomatic reading)。阿圖賽認為吾人在閱讀馬克思原文中但卻沒有表達出來的部分。所以他認為有兩種讀法。一種是簡單的白紙黑字的直接讀法,但是在馬克思自己對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如亞當史密斯),以及他自己的著作(如《資本論》)之呈現,均得依賴第二種讀法,即「症候群閱讀法」,以窺其「見與不見」,「滔滔不絕知音與沈默無言之意」,以及兩者之間的調作(articulation)。

9575303 汪仲豪

有關已逝的布希亞

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 讓‧布希亞,於三月六日去世,享年七十七歲。

提供一個學術網站供大家參考。

Baudrillard 經典研讀網站

http://www3.nccu.edu.tw/~hermes/

  

課程研討部落格開張

淬鍊智慧的能量來自於知識與經驗的結合,歡迎朋友們共同分享!